五一期间,跟很多年没见的老朋友相约聚一次,作为最早一批的米课粉丝,听到老华搞了马厂,一直想去体验下,聚会地点就选了马厂。想当初一起学习米课的小姐妹有十来个,十年间,兜兜转转,只剩下我们两人还在外贸领域了,谈起这个一时间我们都感觉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嘘嘘不已。虽然十年不见,但是见面之后,我们依然十分熟悉,并且双方都早已褪去青涩,都是经历千锤百炼的外贸老人了。一场见面下来,我们都收获良多,思来想去,还是打算牺牲一点五一假期,抽空写下这个小结。
一、关于马厂的服务体验
作为米课的老粉丝,我们一进去马厂,就能感受到熟悉的老华的营销气息,细节做到非常到位。我看桌上摆了瓶茅台,还跟朋友说,还是老华这个奸商会做生意。桌上摆瓶茅台,这客户一开瓶,直接把两三百的火锅营业额,直接飙到几千了,绝妙的思维。(后来服务员过来问服务体验,我还特意夸了他们这个创意,他尴尬的说,里面放的是油,哈哈哈哈)
后来进来我们还没反应过来,服务员就说要不要鸭血,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下意识就说要,才知道这鸭血跟着锅底放一起了。后来服务员还拿来了小风扇和围裙,座位旁边还有一个专门用于装包的竹编篮子。一开始我还不知道小风扇干啥的,结果后面火锅吃起来,烟往朋友脸上扑,才感受到这个小风扇的妙处,火锅吃了这么多,第一次看到这个小风扇,一个小细节,内心却有了惊艳的感觉。服务很好但又不至于太过,我和朋友不由自主的把马厂跟海底捞对比,都一直觉得马厂这个服务度拿捏的刚刚好。
从业13年了,从业务员,在26岁那年借助米课N+1成为年轻有能力的外贸经理,再到外贸SOHO,再到有了自己的外贸公司,看到老华又跨行搞起来火锅,意识到投资团队的重要性,现在正在布局从外贸老板升级成外贸投资人。
十几年,一起学习米课的小姐妹,只剩下我们两个。我们坐在马厂的店里,一边感叹物是人非,一边感叹老华真是会做生意,让我们这些当初因为米课链接在一起,在过了一年又一年之后,能有这么一个地方陪伴我们,聊聊心事,增加我们的幸福感。
二、关于我自己的外贸职业规划
跌跌撞撞这十几年,也算是外贸行业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这些年一直很忙碌,也没时间写文章。以前也没觉得自己混的有多好,但是跟朋友聊完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真的已经成长了很多很多。从毫无背景的底层外贸业务员到如今的投资人,开始布局亿万级别的生意,已经成功完成了几轮自我迭代。
心里还是很感激老华,并不是说学着课程一下就改变了我的人生,而是他的那种思维,指引了我走向了正确的路。从一开始迷茫的业务员,通过米课了解到了营销这个东西,再借助米课的学员的交流,了解到SOHO,了解到外贸创业。在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也开始跟着老华的大三元思维去投资股票和房产。折腾了几年,亏了不少钱,心里既疲倦又无力,老华的大三元我想我是搞不定了,后来突然看到老华搞了马厂,一下子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原来投资还可以这样搞。再加上我自己本身就已经有了一些投资公司的经验,意识到这个赛道是更适合我的。后来结合自身的经历,意识到我可以专注投资自己熟悉的外贸领域,从逐渐模糊到现在清晰定位,我清楚的感知到,这就是我余生需要去布局的大事业。
接下来,我要努力成为一个好老板,利用自己先进的团队管理经验,塑造一个又一个超级外贸团队。实现我个人财富亿万级别的目标,同时为祖国的出海事业尽到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接纳我的深圳贡献多一些的税收。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九死而不悔!
三、35岁的外贸怎么做?
在跟我朋友的沟通中,我再次感觉到了我当初一个人从外贸SOHO到外贸公司这个阶段经历到的巨大痛楚和对朋友目前状态的感同身受。从外贸SOHO转变成外贸公司,有一个巨大的鸿沟,需要外贸创业者完成非常痛苦的自我迭代,而这个迭代,很多人都没有挺过来。轻则一直停在外贸SOHO这个阶段无法突破,重则直接中断外贸职业生涯,转行干别的去了。
在跟我朋友的沟通中,她提到这些年,她的故事很精彩。经历过跟人合伙,自己独自把公司从0做到每年1000万业绩;自己掌握几门语言,与人合作,现在负责公司的海外本地团队;也有自己的SOHO生意,找到很好的产品。在外贸行业,她的能力已经是全能型,短板很少了,也经常有人找她合作,无一例外,都是工厂自己有好产品,然后以提成的形式跟她合作。她表示自己也厌倦了这种合作方式,经历过了背刺(我也一样),自己也没有精力再像二十几岁那样,那么拼的去开发客户了。
关于这个问题,我说我想到前几天给我女儿说的一个故事,我说年龄越大,越感觉成年人的生活是一场捉迷藏的游戏。当你踏入社会开始,这个游戏就开始了。你必须尽快找到一个组织,这个组织可以给你提供具备幸福美好生活的工作体验,薪资高,有安全感,不会有中年失业;工作时间双休且最好周内不加班。一旦找到这种组织,你就不怕外面的怪兽会抓你了。
可惜这种组织太少太少了,好工作好组织大家都想要,这就是为什么清华北大的研究生会去应聘乡镇的公务员,这就是为什么国家烟草这些单位很难进的原因。而我们这些底层出来的小镇青年,刚出社会,啥也不懂,人家在忙着找组织的时候,我们还在原地傻乎乎的站着,不知道人家急匆匆的在干啥。等你成了家庭,就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了加入一个好组织的条件了,到了35岁,就更没有可能了,你会发现外部组织跟你的关系早就变成了短择的关系。就跟你现在说的这样,人家跟你合作,只愿意给你高提成,其他的责任都不愿意承担。
所以,35岁做外贸,唯一可走的路线就只剩下自创组织了,纵使再艰难,但是自己的组织就是自己的组织,哪怕是个破草房子,在风雨来了之后,还是会尽最大能力给你遮风挡雨。后来我又想了下,说自己从27岁以后,故事就很简单了,就是一直做自己的组织,没有变过。以前老觉得自己太过闭塞,现在跟你精彩的故事比起来,我发现故事精彩也可能意味着是内核不稳。朋友听完我这个分析,也深感认同,说这是自己潜意识感觉到了,但是一直没有清晰透彻理解到的问题,被我这样一说,就明白了,接下来要想办法调整,走到正规上来。
四、关于成为外贸投资人的想法
以前我觉得要想赚到钱,必须自己特别强,所以什么都自己去做。后来我自己做老板,我发现只要你跟对了人,搭着对方的顺风车,你一样能挣到钱。而人都是自私的,谁也不想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分给别人,可是不分,人家虽然能力没你强,但是人家要是不干了,这事你一个人也干不了,干不了事这钱你也赚不到。所以最终无奈,你再不甘心,这钱还得分,而且你还得会擅长分钱!这就是团队的作用了!
再后来,我一个人在各种情况下,被迫一肩挑三职,既创业,又要育儿,还得负责家里一切的家务。我发挥聪明才智,长袖善舞,最终很好了完成了任务。在我即将为我的宏伟大业开始跃跃欲试,想着实现成为亿万富翁的目标就在眼前,命运却直切命门,直攻我的健康,我查出来得了甲状腺癌。
这让我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就跟我高考一样,我明明是名校高中的尖子生,却过度透支健康,在高考前夕与名校失之交臂,成为一生的遗憾。现如今,明明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命运却给我开了这样一个玩笑。我不由的想,财富择主,身弱之人担不起巨量财富,我还是太过身弱。
综合种种,我最终改变了我的想法,成事不一定要都自己去做,什么都自己做,从健康,从人性的角度,都无法成事,所以我决定我的外贸事业就到这里了,后面有好的产品,让我的合伙人去做了。我自己则专心打磨好公司的数字资产工具,用工具去指导合伙人的公司运营和管理。
我们还谈到了我去年开始搞了一个iTradehelper.com外贸工具站的小项目,她问我是不是一早就是为了给你的外贸投资网罗人才用的,毕竟一年200块钱还不够运营成本。我说还真没有,我做很多事都是凭着第6感去做了,我发现自己现在的外贸人脉还是16年认识的那一批,这么多年,人脉一点没有增长,自己现在搞公司也很忙,也没办法跟二十几岁一样那么有激情去各种混圈子。思来想去,就想到这么一个办法,打造一个工具站,大家可以用工具去服务自己的外贸工作,又可以顺便拓展自己的人脉。
我又提到我搞这个外贸工具站可把自己累到了,大家在群里一直不聊天,群里总是安静的可怕,我只能自己去里面找各种话题,去活跃气氛。我自己大小也是个老板了,有时候也接受不了这个心理落差,觉得自己也不缺那几个钱,搞这事受不了。好在后面大家慢慢熟悉了,开始会自行交流了,搞了一年,总算感觉好一些了。
至于这个社群能不能成为我后面外贸投资的助力,我觉得至少要5年才能用得上。我得先跑通第一个投资项目,后面有经验了,再批量落地。那个时候,估计这群里的外贸会员才能成长成为我真正需要的合伙人人才。不过我这人做事,总是长远布局,现在开始搞,以后需要人才的时候不至于断层,倒是一举两得了。
五、关于资金的使用规划
现在世道变了,明明大家起点是一样的,但是现在出去跟外贸朋友一起去交流,人家都拿大佬的眼神和心态看你,我跟我朋友去约,人家第一句话也说大佬是要带她发财,把我都搞得压力山大,我觉得自己跟大家就是一样的。就我个人的生活体验,我也总是觉得自己缺钱花,手头紧,跟大家没什么两样的,计算着过日子。
后来跟我朋友交流一番下来,还是找到了不同。我的钱都花在了支撑人生的大事上,她的钱都花在用于改善当时生活的情绪价值上。人到中年,生活都是不轻松的,我的成长是往内成长,我朋友的成长是往外成长。大家都压力大,需要情绪价值,需要被认同,被关心,被抚慰。但是我比较清晰的意识到,这些负面的情绪是一定要面对的,你一个底层上来的小镇青年,要跨越阶级,怎么会不痛不辛苦?所以我选择的是根治的办法!
我对待这些负面焦虑的情绪,都是尽可能想办法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譬如有了孩子,需要稳定的居所好的学位,所以想办法赚钱买房,有了房子,所有关于房子相关的负面情绪都会直接消失。再譬如钱不够花,打工也没用,那就想办法创业,创业有钱了,所有没钱的负面情绪也会得到缓解。这些年,我的钱都拿去买房买车开公司养员工投资公司用了,所以挣到的一点钱,总是有各种花钱的地方,手上也没啥钱,跟大家一起焦虑的很。
而我的朋友,她面对这些负面的情绪问题,是向外寻求帮助,下意识的把钱花在了治标不治本的地方。譬如自我认知不够,选择报各种课程去认识自己,去学习游泳,去旅游,去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怎么舒服怎么来。结果一年到头来,手里也没见到钱。她甚至跟我说,之前跟人合伙,散伙时对方还欠了她20万,她也打算不要了,听的我瞳孔一震。我说你知道吗?有这20万,你再添个10几万,你们可以在你现在住的的地方,或者光明那边买个2-3房的小产权,一家人有了稳定的居所,你每年可以省下几万的房租。到时候不住了,转手一卖也还能赚钱。我的邻居,在布吉花30万买的小产权,后面卖了150万,用这个钱在我现在住的小区付了首付。你这20万说不要了就不要了,要我就去找律师起诉,说什么也要把这钱要回来。
后来听我分析之后,她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会再思考大家的起点是一样的,但是终点却不一样,并不是能力出现了问题,而是选择和规划出现了问题。
六、关于本地化团队的建设
我个人在外贸获客领域,最擅长的还是独立站获客,为此还专门投资了外贸数字营销公司,可谓是把自己的身家都All in在了这个赛道了。我朋友这十几年,一直在走展会,本地化团队建设这块。我自己也有开始去投资展会或者本地地推获客渠道的规划,但是没有经验,一直不能成行,所以也想咨询下我这位专家朋友。
她谈到他们现在投资本地化团队,平均一个员工的工资得50-60万。因为她们是做本地的政府工程项目,对当地的人脉资源非常依赖。如果没有当地的员工,是无法打入他们政府内部,所以本地化团队建设是不得不走的路线。他们招聘的员工都是在行业深耕多年的老人,薪资必须要给到高于市场的水平,折算下来了平均一个员工50-60万。现在十个员工,一年本地化员工的工资都要500-600万了。我问到本地团队做了2年,现在回本了吗?她说一直是亏损的,拿国内赚的钱在养国外的团队。
她又谈到公司现在独立站询盘一个月20-30个,然后把这些询盘按照区域分给对应的海外团队,听得我瞳孔又一震。我说你们海外团队工资每年投入几百万,然后每个月几十个询盘去分?你们老板身价是不是有几个亿,这样的配置会存在巨大的人员资源浪费。也就是你们海外团队的时间存在很大的富裕和浪费,又是居家办公,不打卡的情况下。
她说她们的海外团队不仅仅是回复询盘,还得充当工程师的角色去培训代理商,再加上自己有行业资源等等,是一个客服销售工程师结合的角色。如果当地没人,只是有代理商,还是切入不进去。代理商是一个快进快出的角色,你的产品在当地没有知名度,人家卖的不好,人家就不合作了,所以还是要自己的人。她又谈到她们老板也天天亚历山大,为钱发愁。
后来她又问我关于对她这个产品的选品看法,我说你这个老板应该一开始就是有资源才做这行的,现在已经做进来了,既受这个产品的入行门槛的保护,又被这个产品的重资产投入拖累。如果是我选品,我肯定就不会选这个,我选的产品都是中小型客户居多,客户都是个人或者小企业,服务流程很简单,单量小但是不操心。你们这个对接的政府工程项目,就不仅仅是做外贸这么简单,还得涉及当地的人脉资源,流程复杂,要是放到国内,你尾款都收不回来,操心的很。她表示认同,说她也知道自己做不了这个产品,所以另外自己选品做SOHO,跟这个老板合作,管理海外团队。我说你在这行业干了十几年,你对行业的积累是很难被替代的,只要你这个老板一直干下去,你的饭碗就不会丢,也挺好的。
后面我们又谈到了展会的投资回报比,她说不建议去投入展会,她们是工厂没有办法。客户看品牌,哪怕展会亏本,也必须一直做下去。要不然客户来看展会,今年没看到,明年没看到,后面就会怀疑你的品牌,进而影响你在当地的生意。再加上她投入阿里巴巴各种平台的经验,最终还是达成了共识,目前还是投入独立站是最性价比高的选择。这聊了一圈,突然感觉命运还是眷顾了我,All in的获客渠道,最终确实是最佳最适合我的渠道!
七、关于女性求职困境的讨论
婚姻是女性的职业生涯的分水岭,当初一起玩的十几个外贸小姐妹,现在只剩下我们两个还在外贸的岗位上了,我们都非常嘘嘘。没有成家之前,看不出来大家的区别,而成家之后,就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婚姻对女性职业的重大影响。
我们谈到一个跟我们一样能力很强的朋友,之前年纪轻轻就有投资人看重她,成为了项目的负责人。后面结了婚,没办法老公的工资不够养家,又没有好的婆婆帮忙带娃,只能中断职业生涯,现在一边带孩子一边摆摊卖糖水。虽然现在摆摊做的也很好,但是说到底还是会有遗憾,毕竟当初外贸做的很好,也很适合。在谈到其他小姐妹,都各种原因没在做外贸了,我们有了劫后余生的幸存感。
然后我们再八卦了一些找老公的事情,最后我朋友说,看样子只有你跟我在找对象上不恋爱脑很理性,还是很庆幸的。听得我一阵尴尬,我说我应该是最恋爱脑的,我现在之所以还在这里,是因为我自己争气,而不是婆家的支持。后来听我说了我的恋爱与婚姻经历之后,她改了口,好吧,看样子只有我一个人是不恋爱脑的。她说在谈恋爱时,她就去了男方家待了两天,看下她公婆是什么样的人。感觉还不错,才结婚的。老公独子,婚后公婆对她很好,做饭都是挑她爱吃的做,带孩子也无微不至,所以她在孩子一岁之后就出来上班了。突然她又问我,你该不会没要彩礼吧?我说怎么可能,彩礼还是要了的,毕竟我是江西人,怎么可能少的了彩礼。不过要了也跟没要一样,后来都拿来买房子了。
她后来又分享了她在国外看到的关于育儿的经验,说巴西这个国家,虽然没咱们国家富裕,但是人家对育儿是真的好。到处都有社区育儿所,孩子几个月就可以托到育儿所,还有产假。再看中国,所有的育儿风险全是母亲承担,大公司还好,小企业自己生存都艰难,怎么保证孕妇职员的权益。到了育儿年龄,人家就问要不要生孩子,生了一胎问要不要生二胎,生了二胎还要问前两胎是男孩女孩问你要不要三胎。所以大家现在都不生了!
八、结束语
后面我们还聊了很多很多,从上午11点聊到下午6点,彼此都收获很大。入行已13年有余,在深圳这个漂泊的地方,还能有这么一位好友聊聊过去,谈谈现在,再畅聊下未来,真是不容易。最后我再谈到了我现在在深圳租了块地,开始种菜。
她说我过上了老年的生活,我说这个种菜有讲究。我用Chatgpt测算了下我的八字,说我木强水极强,财富流动很快但是定不下来,所以我赚点钱总是存不下来。命里说我缺土,我去种菜,就是五行补土,会帮助我稳定财富,你还别说自从我开始种菜了,生意真的好了很多,还来了几个大单。她说真的吗?我回去也要测算下,看看怎么发大财,哈哈。
我说下次去我家,带你去看看,顺便带着麻袋来,给你装一袋我种的菜去,纯有机,无农药无添加,她大笑说好。我们就此结束这愉快的一天。